首页

陈鹤琴教育理念【14篇】

社会实践报告 |

时间:

2022-06-24

|

推荐访问

陈鹤琴中公

【www.habasit-longbelt.com--社会实践报告】

狭义的教育是指由专门机构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讲,它指的是影响人们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rdquo这个词来源于孟子的“ldquo获取世界上的人才并教育他们。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的教育&rdquo这个词的起源意味着&ldquo“出口”。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鹤琴教育理念的文章14篇 ,欢迎品鉴!

【篇1】陈鹤琴教育理念

  摘 要:“课程思政”大环境的变化,说明了我国教育领域对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从原来单方面关注学生成绩转向兼顾学生思想品德建设上。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加强与思想教育的融合其目的是在锻炼学生体魄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文武双全”的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校体育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3(a)-0088-02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加强协同效应。这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如今,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进行有效融合,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助益,且能够使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更有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教育领域逐渐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体育课程必须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课程的重要作用。

  1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为了让大学生在增强身体素质,锻炼体育技能的同时,还要懂得感受体育竞技的精神,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識和道德意识,健全自身人格,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响应国家号召,落实会议精神

  大学体育一直以来都是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课程,将品德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技能教育与自身的身体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这一教育过程是大学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指导下,“课程思政”的倡导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在它的倡导和指引下,高校各类课程都需要与思政课程相结合,从而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作用。因此,推动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势在必行,而且,反过来,也必须充分认识高校体育课程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中发挥的有效作用。在以往的教育中,高校体育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的提升,而对学生的思想成长和心理健康缺乏关心。而国家“课程思政”建议的提出则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也告诉我们必须将体育和思政进行融合。

  1.2紧跟时代步伐,发挥体育作用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正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应担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要使命,努力培养有能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将“课程思政”理念加以融入,一方面是跟紧时代步伐,注重多方面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是希望借助思政教学的力量将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良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将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也是为了改变以往高等体育教学中只注重技能和知识的教授,而不重视德育功能的问题。“体育强国之路”绝对不是单纯的人民身体素质的单方面提升,而一定是全面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全面道德水平、思想意识的共同提升。因此,二者的有机结合,一定是未来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2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高校体育课程的思政建设不能单纯的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应该打破过去固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在科学的管理和实践中不断进行突破和创新。

  2.1提高教师素养,增强德育意识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既是学生人生道路的领路人,又是学生心灵和思想的建筑师。而高校体育老师更是如此,他们不仅要担任日常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还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者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者。广大高校体育老师是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执行者和主导者,所以,高校必须时刻加强和不断提升广大体育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意识。应该让全体体育教师充分体会大为祖国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所以,高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首先,要加强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用充分的思想政治知识武装好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其次,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让教师懂得如何运用技巧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的体育教学当中,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再次,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将育德和育人目标融入到活动当中,如各类体育竞赛,教师要在赛前和赛后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让广大学生明白体育精神为何,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等;最后,加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培养,很多高校体育教师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混日子,体育课上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无疑是浪费了体育资源,没有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所以,加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培养十分必要,也可以制定一定的奖罚制度,来约束部分体育教师不负责任的行为,从而将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充分达到。

  2.2讲求科学方法,设计体育课程

  几年来,在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上,高校在不断努力。这其中就包括运用科学方法,设计合理的体育课程,从而将思政教育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第一,要摒弃一些狭隘认识,如认为体育教学只是单纯地负责让学生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等。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甚至到评价标准都要进行合理分析和准备,直到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当中为止。第二,深度挖掘高校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因素。从加强思政教育的方向出发,利用好体育课程中的物质资源,除了在课堂内开展教学之外,还要将课外关于体育运动会、早操、课外体育活动等,以不同的项目活动内容,对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素材进行合理甄别与选用,从而实现将不同的思政教育资源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第三,在科学性上,将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有一定的难度,但作为体育教师就是应该做到将思政教育更为自然地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而绝不是简单的在体育课上讲一趟政治课,而是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去慢慢地滋养和洗涤大学生的精神与灵魂,让含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思想融入到体育课程,让富有中华精神的体育文明得到有效传承。

  2.3加强部门合作,建立长效机制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必须充分建立部门间合作,打造长效机制,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仅不会发挥思政教育的良好作用,反而会耽误广大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热情。首先,高校要加强“课程思政”的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国家这一倡议的重要,让教师明白这一倡议的目的,从而吸引教师加强这一方面的教学;其次,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定完善教学体系和用人制度,从整体上把握和控制体育与思政的有机融合。

  3 结语

  总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大势所趋,必行之路。这一趋势,要求我国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品德和思想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技能,培养运动习惯,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迎接挑战、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培养团队精神等,做一个全面健康成长的人,才能成为伟大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福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35(4):65-68.

  [2]邢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4):77,79.

  [3]许冰冰.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34(3):66-68.

  [4]朱晓菱.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内江科技,2017,38(11):75-76.

【篇2】陈鹤琴教育理念

  新教育理念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它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让我感慨良多。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对新教育理想的追求。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新教育思想对我的又一启示:

  1、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2、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3、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篇3】陈鹤琴教育理念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肩带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也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一直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模式,曾经积极倡导幼儿教育要“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而且,在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曾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与幼儿园的生活密切联系,并且学会利用身边的现象和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文从“做中学”的理论根源出发,结合新课改的相关规定,对陶行知“做中学”教育理念幼儿教育的启示,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陶行知;做中学;教育理念;幼儿教育;启示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幼儿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成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长。”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帮助幼儿产生良好的愿望和形成良好的行为动机,付诸实践。通过教育,使每一位幼儿在品德和个性发展上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他提出的教育理念,诸如,“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等,这是我国近代新兴教育产生之后的新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上的一个重大的变革。

  一、陶行知“做中学”的理论内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既是对杜威“做中学”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也是对中国传统教学方式反思、改革的结果。“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最重要的教学理论。它的具体涵义是:“教的方法要依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依据做的方法。事情怎么做你就怎么学,你想怎么学就会怎么教,教与学的中心都是“做”。“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是在“教、学合一”的教学观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这是我国近代新兴教育产生以来,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一个重大变革。

  二、陶行知“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幼儿园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个

  方面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好下一代的最佳途径。为了让幼儿较早的养成良好的动手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学习陶行知“做中学”教育理念,注重幼儿“做”的能力。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要分析陶行知“做中学”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1.教学过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幼儿积极探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常是满堂灌的、注入式的,幼儿头脑中的知识往往是课本的,没有什么创新可言。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幼儿学。”我们也曾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老师要做的是教会幼儿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将知识传授给他们,最重要的是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大班教学活动《9的组成》,幼儿有了很丰富的前期经验,如果让幼儿死记硬背是可以记住的,但是这样就抹杀了幼儿思维能力,于是我就为每位幼儿准备了9根火柴棒,让幼儿自己通过分火柴棒的形式来记录记录9的组成,这样就能带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也很快掌握了9的组成。这便是幼儿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是单单老师硬性讲解将知识灌输给他所能做到的,即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才能让幼儿在做中领悟知识。儿童的天性就是好“玩”,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同时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2.教学相长:寓教于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都能找到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的“切人点”。所以,创设两者相结合的情境导人活动,就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幼儿的“游戏场所”。

  比如:当我在引导幼儿认识哪是左,哪是右时,我一开始就会直接地问:“小朋友,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吗?如果想的话,请举起你们的小手。”接下来,我会马上直奔主题,问大家:谁知道自己举起的是左手还是右手?”紧接着,我会再问:“今天我们就要来做辨别左右手的游戏。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小朋友们能够别辨认这连个长得很相像的朋友吗?”这样的导入,既贴近了幼儿的生活,又沟通了现实生活和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还拓展了孩子们的思路,使孩子们能够很快地在游戏的状态中学会科学知识。

  学习中要巧设疑问,让幼儿们在动脑、动手之后找出答案。在教学活动《三角形的秘密》中,让幼儿了解的三条边间的关系,我并没有按照课本讲解,而是先要求幼儿回家后,自己动手做出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并且将这三根小棒分别染成不同的颜色后,带到课堂上。上课时,课上我要求幼儿证实自己带的三根小棒,确实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取其中任意的两根小棒和第三根小棒进比较。最后通过实验,大家发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就这样本应该是一节粗糙的科学课变成了一节有趣操作课,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摸索中知道三角形的奥秘,他们觉得非常有趣,整个活动的气氛也非常愉快。让幼儿体会发现、操作、探索的喜悦,培养幼儿探究意识。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数学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最为一名幼儿教师就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在“做中学”。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在历史学科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真以幼儿为主体,激发每个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将其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同时,关心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点,注重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寓教于乐,不断转化并采取有效的教学途径、方法、策略,不断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做中学”尽行到底。

【篇4】陈鹤琴教育理念

  学习教育理论的一点体会黄景高目前,公民教育存在着两种社会现象,一是我们始终有个口号:一切为了孩子!二是又有一个社会的呼吁:救救孩子!这是两个不相容的状况:一方面,我们对受教育者关怀备至,以至于我们自己的生活都不重要,孩子的生活才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可能我们对受教育者关怀过度,以至于受教育者不堪负担这样的过度,需要从中解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实质在于:我们对于受教育者的期望过高,一要成才,二要成圣。对每个家庭来说是如此,我们的教育体制更是如此,整个社会也是这种倾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有违教育本身的规律。对于个别的教育者或受教育者来说,愿意教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那不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是我们实行的国民教育,国民教育应当有什么样的培养目的。

  是每个出生在这个国度里的人都有权接受的教育,如在未成年前须接受的义务教育,以及此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门的教育有着专门的要求,而国民教育则只有一个全面而又一般性的要求。它有两个方面:它是全民的教育;它是最普遍要求的教育。简单地说,国民教育是以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基本目标。那么,什么是合格的公民?根据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公民有人身自由的权利、人格尊严的权利、政治自由的权利、选举权利与被选举权利、婚姻自主的权利、受教育权利、财产所有与继承权利等等,也同样具有与此相关的公民义务。充分地了解,并能正确地履行这些权利和义务,就是合格的公民。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接受了很多年的国民教育,甚至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满腹经纶,却缺乏基本的公民教养,如不知道尊重人,不知道礼貌与礼让,脑子里没有法律这个弦,不知道公共场合应遵守规则,不会穿衣服,甚至不知道冲厕所等等,遑论懂得艺术欣赏。或许这个人具有崇高的理想、有爱国热情、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专业理论,在家里知道孝敬父母,在工作中会顺从领导,但是,他不懂得做人的基本的道理,没有人格,行为不中规则。相反,在西方国家里,尽管许多人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公共生活中不仅有教养,遵守公共道德,行事有风度,相互尊重,而且许多人还具有艺术方面的素养。

  所以,出国的中国留学生,在外学习的第一课便是如何懂得基本的公共准则,学会做一个文明人,学做一个公民。有人问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先生在美国学习、工作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他回答说:我在美国三十年,收获很多,但最大收获是学会了尊重人。他的回答令人深思。在我们这个号称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没有教会人懂得尊重人,这是一个历史的玩笑。在我们处处讲究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却要在异国他乡学习做公民。可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撇开落后和农村地区不说,在国内的许多大都市里,年青人受教育的程度已经不算低,可是我们文明程度却不那么高,这不能不反省我们的国民教育是否成功。

【篇5】陈鹤琴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鉴于此,现代教育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并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青睐与关注。

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现在宏观上,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表现在微观上,它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这就要求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性教育的转变,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德、智、体、美、劳等几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

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扬弃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针对传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主张能力与素质是比知识更重要、更稳定、更持久的要素,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

创造性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重要转型之一,就是实现由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转变。因为知识经济更加彰显了人的创造性作用,人的创造力潜能成为最具有价值的不竭资源。现代教育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以点拨、启发、引导、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为基本目标。它主张以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手段和优美的教育教学艺术来营造教育教学环境,以充分挖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现代教育主张,完整的创造力教育是由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与创业教育(指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与创业人格)二者结成而形成的生态链构成。因此,加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促进二者的结合与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

主体性

现代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并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使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主体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为此,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

个性化理念

丰富的个性发展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它需要大批具有丰富而鲜明个性的个性化人才来支撑,因此它催生出个性化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强调尊重个性,正视个性差异,张扬个性,鼓励个性发展,它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主张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它把培养完善个性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人格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个性化理念在教育实践中首先要求创设和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搭筑个性化教育大平台;其次在教育观念上它提倡平等观点、宽容精神与师生互动,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展示与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和条件,鼓励学习者各显神通;再次在教育方法上,注意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施行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从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给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生长空间。

开放性理念

当今时代是一个空前开放的时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的网络化,经济的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更加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方位开放式的新型教育。它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开放性,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教育评价的开放性等等。教育观念的开放性即指民族教育要广泛吸取世界一切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为我所用;教育方式的开放性即教育要走国际化、产业化、社会化的道路;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即教育要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宽,从课堂教育向实践教育、信息网络化教育延伸,从学校教育到社区教育、社会教育拓展;教育目标的开放性即指教育旨在不断开启人的心灵世界和创造潜能,不断提升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拓展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指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物质的、精神的、现实的、虚拟的等各种资源用于教育活动,以激活教育实践;教育内容的开放性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设置教育教学环节和课程内容,使教材内容由封闭、僵化变得开放、生动和更具现实包容性与新颖性;教育评价的开放性指打破传统的单一文本考试的教育评价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的更富有弹性的教育评价体系与机制。

多样化理念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多样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和多变,以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教育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这首先表现在教育需求多样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的规格、标准必然要求多样化;其次表现在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化,管理体制多样化;再次还表现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衡量教育及人才质量的标准多样化等等。这些都为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它要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管理体制的教育机构与部门进行柔性设计与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学实践的弹性教学与弹性管理模式,主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政策法规体系与舆论氛围,以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生态和谐理念

自然物的生长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才的健康成长同样也需要宽松和谐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滋润。现代教育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教育活动内部的教师、学生、课堂、实践、教育内容与方法诸要素的亲和、融洽与和谐统一,也包括教育活动与整个育人环境设施和文化氛围的协同互动、和谐统一,把融洽、和谐的精神贯注于教育的每一个有机的要素和环节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整体,使人才健康成长所需的土壤、阳光、营养、水分、空气等各种因素产生和谐共振,达到生态和谐地育人。所以,现代教育倡导“和谐教育”,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性”教育环境建构,力求在整体上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出人才成长的最佳生态区,促进人才的健康和谐发展。

系统性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成为现实。教育成为伴随人的一生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因而,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也不仅是个人成长的事情,而且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大事,是整个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的事情,是关乎精神文明建设及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大业,它是一项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行业和部门,所以需要全社会普遍参与、共同努力才能搞好。所以,与传统教育不同,转型时期我国正在形成的是一种社会大教育体系,它需要在系统工程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一体化运作,以培养人们的学习能力,提升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实现社会系统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整体联动为基础,把健全教育社会化网络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中心工作来抓,促进大教育系统工程的良性运行与有序发展,以满足学习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篇6】陈鹤琴教育理念

  有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

  在课余时间,我有幸拜读了《教育新理念》这本书。这本书阐述了: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理论,转换哪些旧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换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如何去做?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书中阐述到“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这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的考试成绩都不低,他们对相当精深的专门知识都能掌握。遗憾的是,在生活中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很低,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他们是完全拥有的。”与之相反的是大神探福尔摩斯的例子。福尔摩斯的各种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为零,却能够无所不通、料事如神,这靠的是在需要的时候他能调动所具有的有限的知识,当他觉得知识不够用时,能及时补充。从这里我也联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平时看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读文学作品,听语文课我是乐在其中,而听其他学科的教研课我就不得已而为之了。因为我一直认为既然自己是语文专任教师,教好我的语文课足已。事实上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就提出“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而要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这一“境界”。我们不求胜任二三门课程的教学,但有必要熟悉学生所学习的全部内容,能够在学科间相互沟通。

  袁振国教授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事例典型吸引人,文笔通俗而优美,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我觉得有很多自己以前朦朦胧胧仿佛感受到的地方,经他或以事例说明或引经据典般地娓娓道来,不觉大受启发。对于文中倡导的“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教师的知识与观念的自我更新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急迫了。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吸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篇7】陈鹤琴教育理念

  一、健康

  ——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一)目标

  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分析:

  ①健康的身体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并且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幼儿生理方面要进行教育和管理。

  ②大班的幼儿对自我保护也比较有意识,当在生活中遇到危险,如地震、火灾、闪电等情况时该怎么做。但在户外活动进行跳绳时,有的幼儿跳绳的技能有点弱,以后的户外活动将着重对此进行练习。

  二、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一)目标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分析:幼儿对于比较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但对于抽象的事物常常没办法了解清楚,例如雾、云、闪电、打雷等自然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因此,对于幼儿在科学这方面要逐步灌输知识,使其发现周围一切有趣的事物,对大自然感兴趣。

  三、社会——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一)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分析:幼儿对节日了解得不是很多,大部分幼儿只是知道元旦、六一、三八妇女节等少数节日,对节日的含义也不是很了解。另外幼儿在实践题上表现的分类明显,基本是三个观点,每个班幼儿的持有观点基本一致,问题是“当你向小伙伴借一本书,而他又不愿意借给你时,你会怎么办?”,回答是“回家让我妈妈买”“他不借我就不看”“和他商量一下,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拿来和他交换”。差异明显,值得反思。

  四、语言——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一)目标:

  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分析:幼儿在老师的要求下,能随意的朗诵一首已学过的诗歌,朗诵时很熟练。故事讲述时,语言流畅,能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述。可在根据图片进行创编故事,语言稍显贫乏,想象力也不丰富。

  五、艺术——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一)目标

  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分析:幼儿的发散思维,自我想象力、创造力还需要提高。并且要培养孩子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善于发现美,告知他们什么是美什么是恶。

  一、幼儿教师的权利幼儿教师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条:

  1、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权

  3、管理幼儿权

  4、指导和评定幼儿的权利

  5、按时获取报酬的权利

  6、参加进修、培训的权利

  7、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权

  8、享受特定节日权----教师节

  二、幼儿教师的义务

  幼儿教师应履行以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的保教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对幼儿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和组织幼儿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行为和现象

  6、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

【篇8】陈鹤琴教育理念

  通过安全法制教育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彻底找出自己思想、作风、制度、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增强自我的法律意识,能够做到面对诱惑不为之所动,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全心全意的为信合服务,为储户服务。生活作风上,能够牢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教导,用工作纪律严格约束自己,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勤勤恳恳办事,堂堂正正做人。

  目前,通过学习我们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经营明显改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安全法制教育的学习,可以时刻让我们进行自我约束,增强防范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能够做到严以律己,尽职尽责,恪守职业道德。

  安全法制学习的目的不但是要求我们员工进行自我约束,同时还能增强员工的警惕意识,增强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遇到险情能够作到触变不惊,临危不惧,能够机警的去应对所面临的险境,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难题,能够果断勇敢的去化解各种危机,当国家财产受到威胁时能够义无返顾的去保护财产,与不法分子斗争,保护集体利益。

  通过安全法制教育的学习,我们不但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及发展趋势,我们今后在工作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会进步,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更是使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法制教育的学习我们应该继续的坚持下去,在学习中不断的进步我们的工作也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的人生轨迹也才会留下更好的印记!

  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始终坚持安全法制教育学习,不断提醒自己作为一名信合员工所要履行的职责,重点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学习,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二是要加强对金融机构诈骗、盗窃、抢劫、涉枪等案件案例深入分析,汲取经验教训,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篇9】陈鹤琴教育理念

  摘要: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尽快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各级党委面临的重要课题。能否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各级党员干部是关键。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而全面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干部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294-02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尽快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各级党委面临的重要课题。“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各级党员干部是关键。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而全面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一、充分认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

   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时时处处走在前列,永保先进性。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党员的思想观念多元化、行为方式多样化、价值取向复杂化。在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确保党永不变色、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不断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否则我们党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只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做到心明眼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执政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前进方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才能进一步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和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才能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行动,做到政治上日趋成熟、思想上奋发进取、作风上求实严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3.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并且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习总书记说:“把学习学习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是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不能落后的问题。”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到今天、也必然要靠学习走向未来。”

   4.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是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位标准。当前,在我们面临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利益多样的情况下,党员干部信仰的纯洁性和坚定性受到的考验更加复杂严峻。“革命理想高于天”,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首先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发挥“固根守魂”的功能、强化干部的坚定意志和坚守情怀,切实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干部的自觉坚守。通过教育培训、使党员干部增强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提高其政策辨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夯实理想信念的基础,坚定“三个自信”,脚踏实地的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

   二、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从目前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看,大多数还是局限于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基本上还是以学习理论、党性修养方面的内容为主,对前沿科学、行为科学、方法论、实用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占的比例过小。有些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干部培训需求贴的不紧,与干部需要脱节。多年一贯制、缺少创新,对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涉及少,急需和实用的新知识少,使学习的内容显得比较空洞,没有很好的发挥培训在提高素质、解决问题上的作用。培训缺乏层次性和专业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培训的方法缺少灵活性

   一是教学方法老化。一直以来,我们教育的方式手段不多,许多时候仍以一个人讲、众人听的灌输式、填鸭式的陈旧方法为多,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对象不分层次、不分类别、缺少进行趣味性教学的探索和尝试,使理论和实际脱节。二是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远程教育和多媒体教学。三是培训方式不灵活、教学主动性不强,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参训人员的主体地位,使参训干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调动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3.干部教育培训的理念缺乏超前性

   大多数单位有少数领导干部轻视和忽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干部工作中存在重选拔使用、轻教育管理的现象,把干部教育培训当作软任务,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学风不正,一方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相当多的干部政治素质还不适应。另一方面一些干部中存在着厌学、浅学、假学、弃学以及学风不正等现象。一些干部主动学习尽头不足,缺少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热情,少数干部认为培训只是在政治上增加筹码、重在参与。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没有把干部教育培训这项战略任务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去对待。 4.教育培训的管理机制缺少严格性

   对于干部教育管理只停留在制度的制定和一般性要求上,强调自觉遵守纪律多、监督检查少。参加干部教育培训的人都担当一定的职务,工作确实繁忙,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长期管理别人的思维定势使他们一时难以接受别人的管理。另外、在干部教育考核与使用上缺乏工作的统一性和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学与不学没有什么区别,少数未经培训或在培训期间表现差的、也照样被提拔重用。没有将干部学习的情况与干部选拔使用直接挂钩,缺少关于干部学习培训的考核办法。

   三、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1.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紧迫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领导是成功的保证。党的十八大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新理念,强化责任,提高认识,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基础工程,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在党的中心工作来规划和考虑。树立“学习也是政绩”的理念,切实把学习作为考核干部、选拔人用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各级党政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拿出一定的精力和财力,坚持上下一盘棋,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

   2.知行合一、丰富和拓展干部教育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上实现纯理论型培训向复合型培训转变。一是要注意理论培训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和组织干部到经济比较落后、条件比较艰苦、任务比较繁重的地方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辅相成。二是要注重理论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并注重吸纳先进科学成果,不断赋予实用技术培训新的内容,实现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出适应时代潮流的现代型领导干部。三是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更新与综合素质的提高相结合。培训内容要立足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多训练干部的心理素质和开拓创新意识等。目前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开展执政能力、理性思维的培训以及践行“三严三实”的培训。

   3.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首先、在培训方式上,由单一培训向多样性培训转变。一是异地培训。打破“本地域”培训的传统方式,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选调不同类型和不同工作性质的干部到发达地区或工作比较出色的外地进行异地培训。二是引进培训。更多地请进来、走出去,积极与上级党校、高等院校和力量雄厚的大中型企业联系,引进他们的智力、培训本地人才。三是自我培训。加强自学指导和督导检查,形成干部自学的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其次,在教学手段上,由灌输性培训向渗透性培训转变。借鉴现代培训的教学新理念,探索适应专业化、多样化、多层次学习需求的教学组织形式。一是实行菜单式教学法。由职能部门编制“菜单目录”,参训学员自主选择“菜单”,满足干部的不同层次需求。二是互动式教学法。使教师在“教”中探求学、学员在“学”中挖潜增强,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三是案例教学法。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员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籍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完善机制、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

   一是要建立起责任明确、分工负责的责任机制。各级党委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干部教育管理体制认真开展工作。切实履行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职责。二是要建立干部调训制度。干部教育管理部门要综合分析组织和干部个人的培训要求,科学制定干部脱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和时间,下达调训任务。三是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要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情况与干部提拔使用结合起来,特别是对提拔干部进行资格审查时,要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另外、要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坚持以培训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干部教育培训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干部成长,更好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油助力。

【篇10】陈鹤琴教育理念

  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计财处先后组织处室同志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关于印发《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的通知(湘教发[2008]64号)等文件资料,结合学习活,开展了研讨活动。通过学习,深受启发。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高职教育理念和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重在从观念上更新广大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理解,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努力改革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得替代的作用。如何在高职教育领域中立足,在众多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如何创新、办出特色,真正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应该是我们当前应该探讨的,我院提出的“创建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省内一流职院”的奋斗目标,正是顺应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院由三校合并近十年来,经过整合和融合,取得了可喜成绩,也面临诸多难题,尤其面临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有待进一步更新,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还存在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的情况。所以学校要严格管理制度,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把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向教学倾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明确培养目标。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特性,也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把精神文明教育同道德品质教育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观念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从业观念。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又培育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品和过硬的技能,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把实际应用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始终把实际应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途径,以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职人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四、校企合作,加大投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加大投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现代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国内外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职学生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实训——实际应用”的链式培养模式进行,充分利用现代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成长,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人才定位和培养规格的必由之路。

  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是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达的源泉,是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也是青年学生成才与成功的保障,更是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灵魂。为此,要在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中,体现学科专业建设与现代职业岗位群相结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的原则,实习产、学、研一体化,从学科专业建设入手,精心打造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是高职教育的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如办学体制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学科专业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

  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呼唤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职人才。

  三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高职人才。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事业开创能力,运用已掌握的职业技能投身经济建设的大潮,甚至能够以独特的视角、独有的技能、独立的见地在某一技术和管理领域一显身手,为经济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作为高职教育战线的一员,人人都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作为财务人员,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和为教学、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作出我们的不懈努力。

【篇11】陈鹤琴教育理念

  一、办园理念、办园宗旨、办园目标、办园特色:

  (一)办园理念:快乐的成长、全面地发展、创一流办园水平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扩展他们的普通知识,强化他们与别的孩子交际能力,促进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幼儿园标志着从学前到小学的重要过度阶段,让幼儿园的孩子准备上小学并不意味着以学习知识来取代游玩时间,强迫孩子掌握一年级的"技能",或依靠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估孩子。让每一个幼儿感受、体验学习成长的快乐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亦是幼儿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办学理念要符合幼儿教育规律和幼教发展趋势,在理解和实践时应把握三个核心要素:关爱孩子,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让每一个孩子能体验感受到快乐;把握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每一分钟,用心关注孩子每一个平常时刻,积极实施体验教育。著名教育家卡森麦卡提醒我们:"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害的儿童的心会萎缩成这样一辈子都像桃核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呵护关爱每一个儿童是良好教育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概括道:"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合理的教导","如何爱护儿童"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就是办园的教育理想、信念与追求。因它符合教育的规律,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以孩子兴趣及发展需要为需求,有系统有组织地让孩子从全面地发展,快乐地完成学习,这样就能创办一流的学园。

  我们必须做到: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1、用公正的态度呵护孩子

  2、用发现的目光欣赏孩子

  3、用宽广的胸襟包容孩子

  积极创设和营造快乐的教育环境,并创设易于激发幼儿体验的教学情境,教育幼儿以"游戏"为主要体验模式,重视幼儿的参与感。让每一个孩子尽享成长的快乐。

  (二)、办学宗旨:以"一切为了孩子发展"为育人宗旨。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建构并采用基本课程、特长课程、兴趣课程相结合的多元课程新模式,对儿童实施身体、认知、社会性等全面发展教育,"双语教学"、"户外大自然教学""家园、社区合作"、"幼儿早期教育"等实验。热爱、尊重、信任幼儿,造就聪慧、自信、快乐、富于爱心、勇于创造的新一代。

  (三)、办园目标:营造幼儿心中理想的"快乐大家园"

  幼儿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驿站,孩子的性格在这里塑造,孩子的能力在这里培养。通过各种手段细化制度、强化常规,是办学理念最终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以"体格健壮、好学会玩、文明有礼、自主自信、活泼开朗"为的幼儿培养目标,把幼儿园变成"快乐大家园",要让他们自信、阳光、快乐地生活在美丽校园里。

  幼儿园又是教师奉献青春,挥洒汗水的地方,所以把学校变成"温暖的家",通过师德教育或教研活动,促进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提

  高,获得专业化的发展,让教师们的辛勤工作得到回报,让学校成为他们施展才华和实现价值的大舞台。

  (四)、办园特色:让孩子"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

  在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的前提下,幼儿园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快乐,从未体验到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成功感,直接影响其学习的动力和一生的情感。以双语+户外大自然教学为办园特色,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创办让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幼儿满意的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省示范幼儿园。使孩子在快乐的做做玩玩中进行动手、动脑、创新、创造、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园舍的空间,给每班创设区域活动的场地,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玩具,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的成长。

  二、园风和教风:

  园风:大气、务实、团结

  "大气"是指心胸宽阔、性格坚毅、学识广博、理想远大的必备情怀。"务实"是指幼儿园的所有工作要取得实效,不搞花架子、空架子。"团结"是指同事之间各项工作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把自己的精力全身心的放在工作上。

  教风:博爱广才

  "凡是人,皆需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有个教育家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不能称教育。

  ""爱"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情怀,爱心是成为幼儿教师必备的条件。幼儿园的教师们要秉承给予孩子们一个充满爱的人生,给予自己一个充满爱的生命的理念。用自己的辛勤劳作让校园的每个地方都充溢着盈盈的爱润,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爱。始终以爱来彰显教育:教师之间相爱互助、师生之间亲如一家、同学之间和睦友爱……在快乐大家园的每一个人都在爱中成长,让每个孩子感到世界如此美好、生活如此快乐!

【篇12】陈鹤琴教育理念

  寒假期间学习了关于素质教育的系列材料,深受教育和启发,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教师是学生教育的启蒙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行为的引路人。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一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确立自己“为人师表”的模范形象,用端庄的仪表、大方得体的举动,和蔼和亲的态度、平易近人的作风去感化学生,使教师成为学生行为的表率和学习的楷模。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幼儿园到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及周围的事物都与幼儿园有不少的变化,比幼儿园环境严肃多了,给学生的感觉陌生了,对他们的情感发起一轮波动。他们很自然地把感情、期望、爱的要求转移到老师身上。渴望老师象妈妈那样给他们充足的爱。因此,教师应该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倾注给学生,视他们为自己的亲骨肉,满腔热情地关怀、全面地照顾、耐心地教育、细致地疏导,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全面发展。

  德为师之本,具备良好的师德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现代教育日新月异,教育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教师的师德会对学生人格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感染仍无可替代。这就要求教师有“掏出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师德,才能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灌输知识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从而“严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任务,达到提高全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忠于职守。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条件。一个职业道德优秀的教师,绝对不是一个见异思迁,缺乏敬业精神的人。一定是拥有高尚的敬业、进取精神、能够为人师表的人。在教学中更要象慈母般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把深厚的感情倾注到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上。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陈旧的方式方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去把握大纲,深钻新教材,探究新方法组织教学;刻苦学习,深入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各项游戏活动,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综合分析、比较,同时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再进行筛选,制订一套适用于本校、本班实际的素质教学方案,有目的、有步骤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这样素质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的爱抚的事业。”抱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去教导、训练学生,使他们将来成为有用的人,责任是何等艰巨。作为教师还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有丰富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吸收最新的信息,充实教学内容,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需求,把握时代脉搏,在素质教育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逐步掌握多方面的技巧、技能。

  二、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有明确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规定了教学的方向,而且具有调控教学过程的功能。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要依靠目标的达成来实现。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必须将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意志、情感、习惯、行为教育等,都写进教学目标,使之有机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融于学生认知结构之中。

  其次,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素质化的教学目标要求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为之服务。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封闭沉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这种带有浓厚应试色彩的课堂结构,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一是要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必定抑制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引导学生提高兴趣,并通过努力去争取成功。二是要创设情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数学内容的枯燥无趣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课堂富有情趣,可结合数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史实、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案例等。三是要引导探索,加强学生的参与性。数学知识原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但数学知识从生活实践中脱离出来,往往就只成为训练思维的手段。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知识体系,这是教师要做好的工作。通过设计一些活动课,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探究,深深吸引学生去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之中,通过探索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四是要激励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积累点滴成功,学生会情不自禁感到愉快,增强信心,所以教师平时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诸如课堂提问、数学游戏、数学作品展示、数学竞赛等,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正视挫折,具体分析、找出方法,避免因压抑而动摇信心,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

  第三,要抓好差生工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尖子学生,把“差生”排斥在群体之外,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应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对于差生,要满怀爱心,重点辅导,并发动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差生,最终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三、作为数学教师,我将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是及时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任何班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我将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在评价时教师更多的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点出众的表现,就能获得教师的赞赏和表现机会,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同时,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得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是引导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我将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跟我学"到"我要学",以主人的姿态投入训练。数学教学中,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巧妙疏导,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学生的目标明确了,参与度深了,有充分的机会表现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学习数学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这种独立探索的成功提议,正是儿童个性自主性的强大支点。

  三是克服困难,磨练学生的坚毅性。坚毅性是学好知识必备的良好个性品质。尤其学好数学单评动机、兴趣,情感是不够的,必须具有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一旦确立一个目标,能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的意志。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恒心。学生在学习中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表现出他有坚毅性:反之,学习中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就表现出缺乏毅力的品质。"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有的成功就自满,有的失败就灰心,有的出现"冷热病"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意志薄弱的表现,我将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是形成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性。现代数学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尤其对个体的终身来说,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责任性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点,任何事都干不成,干不好。责任性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在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得学习习惯,责任感得良好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得形成。

  总之,经过一个假期的学习,个人感觉又有了新的提高,下步将倾尽所学,在新的学期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与教学的全过程,切实做到学有所用。

【篇13】陈鹤琴教育理念

  通过安全法制教育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彻底找出自己思想、作风、制度、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增强自我的法律意识,能够做到面对诱惑不为之所动,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全心全意的为信合服务,为储户服务。生活作风上,能够牢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教导,用工作纪律严格约束自己,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勤勤恳恳办事,堂堂正正做人。

  目前,通过学习我们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经营明显改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安全法制教育的学习,可以时刻让我们进行自我约束,增强防范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能够做到严以律己,尽职尽责,恪守职业道德。

  安全法制学习的目的不但是要求我们员工进行自我约束,同时还能增强员工的警惕意识,增强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遇到险情能够作到触变不惊,临危不惧,能够机警的去应对所面临的险境,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难题,能够果断勇敢的去化解各种危机,当国家财产受到威胁时能够义无返顾的去保护财产,与不法分子斗争,保护集体利益。

  通过安全法制教育的学习,我们不但更新了观念,改善了思想,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当前的社会形式及发展趋势,我们今后在工作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会进步,学习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更是使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法制教育的学习我们应该继续的坚持下去,在学习中不断的进步我们的工作也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的人生轨迹也才会留下更好的印记!

  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始终坚持安全法制教育学习,不断提醒自己作为一名信合员工所要履行的职责,重点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学习,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二是要加强对金融机构诈骗、盗窃、抢劫、涉枪等案件案例深入分析,汲取经验教训,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篇14】陈鹤琴教育理念

  聚焦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党校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党校姓党,突出主业主课,针对大部分学员学历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新时代学员特点,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严格教学管理,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丰富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主业主课。为突出主业主课,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一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常务副校(院)长王联辉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做实践性的探索,走在全国党校的前列”。改革理论教学布局,按照“一个重心、四个模块”安排理论教育教学单元。二是改革重点课程开发形式,发挥团队优势,打造重点课程。2017年,教务处组织各教研部和广大教师研发“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专题课程88个,经评审33个陆续进入主体班课堂,申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学专题91个,修改完善后的“13个如何”已全部进入主体班课堂。三是加强学员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充分发挥右玉、太行两所干部学院和大寨、贾家庄两个党性教育基地的作用,弘扬和传承山西红色文化,做到现场教学与党性锻炼相结合,突出党性教育的特色与实效。

  教务处处长呼旭光介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加大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专题的比重,在各主体班次的课时均不少于理论教育的50%。教学计划紧扣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锻炼、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激发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多出精品课等目标来进行,从而彰显了干部教育培训的优势和特色。第63期中青班学员张捷说,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给主体班安排的教学内容对标新时代新要求,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在原有的“2+1”互动式、研究式、体验式、菜单式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如经典导读、专题教学、时政讲座、现场教学、延伸培训等。最近又在主体班开设了访谈式教学,首期的主题是“十九大代表进课堂之‘大国工匠’”,邀请党的十九大代表、国家级技能大师、淮海工业集团十四分厂的周建民作为嘉宾与学员们互动交流。主持这次访谈式教学的现代科技教研部副主任郝玉宾说,“访谈+教学”是集讲授式教学、榜样示范教学、互动式教学优势于一体的新的教学方式,它能更好地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和悟性,实际感召力强。

  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学科研咨询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三者的良性互动。按照《推进校院教学、科研、咨询深度融合的工作安排》,积极构建“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进决策”的一体化机制。2017年在中青班和青干班分别设立5个课题组,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提出的五项重大任务,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加强课题调研,促进师生交流,实现教学相长,形成调研成果。近年来,由主体班学员完成的《决策建议报告》有6篇,在《决策建议报告》中有6项成果进入了主体班的课堂,学员参与座谈讨论、问卷调查并最终形成研究成果31项。

  在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方面,2017年共邀请省内外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为主体班次作报告36场次。同时还在每期主体班次每个教学单元学习结束时,都安排一次学员论坛。政经教研部主任刘兆征讲,教师在课堂上与学员互动交流,能从学员那里获得经济社会发展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能够拓展教师的社会视野,促进教师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中青班学员郭卫东的心得是:学员论坛让同学们谈感想、谈体会、谈工作、谈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学习效果,最大化地发挥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严格干部教育培训管理。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严格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程序,落实教学计划。在教学管理中,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把“用学术讲政治”放在首位。副校(院)长薛勇民在集体备课会上指出:“‘用学术讲政治’是新时代党校教师需要努力练就的基本功,其根本要求在于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学理阐释,讲出‘所以然’;其关键之处是要注重问题导向,科学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

  严肃教学纪律,加强教师课堂纪律约束,确保党校讲台的严肃性和政治性。加强和完善教师外出授课报备管理,对教师外出讲课情况做到详尽掌握并备案归档。不断坚持和落实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凝聚集体智慧,加强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更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推出更有分量的精品力作。继2016年赵建英的专题课在全国行政学院首届精品课评选中获得特色奖后,2017年丰存斌的专题课又被中组部推荐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崔霞的专题课参加了中央党校举办的第四届精品课和第三届教学管理优秀奖评选。孙兴玲、张宏华、张志蓬的专题课参加了中央党校招标讲题的评审。

  与此同时,加强教师外出进修培训,积极打造名师工程。出台教学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从严管理带来的是教师敬业精神的增强、教学效果的提升。中青班学员鹿妙红说,多样的培训形式将实践带入了理论,相得益彰。中青班学员董芝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接受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提升了学员分析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青干班学员李晶亮讲,研究式教学、学员论坛等新的学习方式,让大家更好地展示了自己,交流了工作,促进了学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师生们一致认为,不断学习,改革创新,就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源头活水。(赵转超裴李军)

延伸阅读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疫情防控志愿者社会实践报告【汇编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18
广义的社会实践是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狭义的社会实践即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外实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学党史社会实践报告集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17
疫情,汉语词语,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较大范围内出现的较大型疫情有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疫情防控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16
实践报告是进行实践后的报告;是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合集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15
广义的社会实践是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狭义的社会实践即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外实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疫情志愿者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14
疫情,汉语词语,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暑假疫情志愿者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锦集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13
充实的社会实践已经告一段落,回顾这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取得的收获不是一星半点的,就让我们对对这次实践活动做一次总结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12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疫情防控志愿者集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10
志愿者(Volunteer)联合国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具体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助人为乐行动的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核酸检测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报告【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09
广义的社会实践是讲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全人类或大多数人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狭义的社会实践即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外实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精选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08
  • 推荐访问